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建设基本标准
课程建设是本科教学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为增强课程建设的针对性,使其成为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特制定本科课程建设的基本标准。
一、教学大纲
(一)教学大纲制订原则
1.大纲应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并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在课时分配和部分内容安排上允许有一定的自由度,以利于教师发挥其创造性。
2.大纲应尽量吸收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
3.大纲要明确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
4.有实验、实习的课程,要明确实验、实习的内容、课时和时间安排,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大纲基本内容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3.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4.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5.学时分配;
6.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7.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二、教案
(一)教案编写原则
1.教案是教学大纲的细化,是以章节或课时为单位编写的教学具体方案。教师上课应有完整的教案。
2.教案编写完成后,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的修订、学科发展或授课对象的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更新和修改。
(二)教案基本内容
各章节的教案原则上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3.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学方法;
5.参考书目、思考题和习题等。
三、讲义、教材及教学资料
(一)鼓励教师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具有较高水准和明显特色、适用性强的讲义和教材。对于没有自编教材的课程,一般应使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
(二)结合课程实际,建设一套体现学科基础知识和最新发展成果的教学参考资料,主要包括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资源目录、经典论著导读、案例评析等材料。
(三)实践类课程应编写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教学活动的指导书与任务书。
四、教学方法
(一)讲授内容科学、严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学生思维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鼓励开展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授课教师应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发教学课件,提升教学质量;各教学系应创造条件,鼓励任课教师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标准,建立课程网站,实现教案、大纲、课件、授课录像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通过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搭建面向学生的网络教学环境。
(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积极组织和扶植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四)认真执行辅导、答疑、社会调查等有关规定。
(五)有关课程应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五、成绩考核
(一)试卷命题的覆盖面要广,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综合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编选试题集,并逐步建立试题库。
(二)根据学科性质,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考核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三)严格执行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按比例折算得出学期总成绩的评分制度。学生的课程成绩可由期末考试及期中考试、课堂小测验、平时作业、课程论文等成绩综合决定。
(四)考试试题和评分标准要由命题小组拟定,并经过教研室主任、分管教学院长审核,按照标准严格评分,克服评卷过程中的随意性。
六、师资队伍
(一)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基本稳定的任课教师队伍。各教学系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新教师教学技能的指导、培训工作。
(二)教师应注意总结教学经验,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学校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教学研讨活动。
(三)教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心学生。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经济与管理学院负责解释。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2年3月18日